最近,接到一些業(yè)主的反饋,受過火災后的建筑應該如何處理是好?很多業(yè)主在處理的時候,都會擔心建筑的安全是否受到影響,有的業(yè)主會有重建的想法,但是費用太高了;有的業(yè)主會選擇加固修復處理。其實,對于受過火災的建筑,到底是要重建還是加固修復,這要根據(jù)建筑物的受損情況來決定的。先要對建筑物做一個結構檢測,來確定建筑的受損情況,再對建筑的結構進行結構加固處理。
一、對建筑進行結構檢測
災后結構檢測鑒定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準備工作,目的是確定火災后建筑結構的現(xiàn)狀,以便為下一步的加固修復工作提供一份科學的依據(jù)。包括資料收集、現(xiàn)狀的檢測、抗力的驗算和加固的建議。鑒定檢測工作必須盡可能多的調查、實測,以便對結構的現(xiàn)狀作出較客觀的判斷。
二、確定火災損害分類
1.輕度損害:在局部范圍內(nèi)的表面損害,邊沿剝落和產(chǎn)生裂縫。
2.中度損害:結構部件沒有塑性變形,但有嚴重的截面損害以及鋼筋強度降低。
3.在單個建筑部件和結構范圍中的嚴重損害:承重構件部分或完全失去作用,但不致倒塌。
4.化學損害:目前最重要的情況是聚氯乙烯燃燒氣體對混凝土結構的侵蝕。
三、建筑結構加固處理
結構加固的基本原則
修復加固設計應簡單易行、安全可靠、經(jīng)濟合理;要注意被加固構件的節(jié)點構造和施工方法,保證加固部分與原結構共同工作,并考慮加固對建筑物總體應力變化的影響
1、梁加固
板梁大多是在下側被燒損,即火災損害主要在受拉區(qū)。由于混凝土層剝落,常使鋼筋外露,加固時應加必要的附加鋼筋。在鏟除松弛受損的混凝土層后,再將附加筋放置到梁上,保證附加鋼筋的良好錨接。另外在梁上應優(yōu)先采用噴射混凝土。
在板上可能有兩種情況:一是混凝土覆蓋層不能保持住;二是下面的鋼筋可能外露,在一些地方混凝土與鋼筋之間不存在任何聯(lián)接。這兩種情況下都應高度注意鋼筋的強度,要配置足夠的附加鋼筋。對砌體等其它建筑構件的加固也應按類似的方法進行。
2、柱子加固
一般是采用安放圈套進行的,圈套尺寸的選擇應保證能有足夠地方放置附加鋼筋,并能順利澆灌混凝土。圈套大都做成模板,柱子較高時可分節(jié)制作,加固時小心謹慎地鏟去全部受損松弛的混凝土,保證柱子中不留內(nèi)部裂縫,必要時采取加支架等安全措施。柱子的加固還應按照應力要求放置附加鋼筋,要采用細鋼筋做箍筋,布置密度要大。
3、板梁的承載力鑒定復核
板梁受到大火影響,承載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,這個時候需要對板梁情況進行檢測鑒定,復核火災后建筑物的混凝土強度、板的厚度、梁、板抗彎承載力,裂縫寬度等是否仍符合原設計要求,如果不符合原設計要求,那我們就需要對板梁進行加固。